甘肅兩當·歷史遺跡
一、登真洞
登真洞位于兩當縣城東南的靈官峽白皮松自然保護區(qū)內。出兩當縣城15公里就來到了著名作家杜鵬程筆下的靈官峽。
靈官峽東西貫通整個公園,峽中高峰聳峙,溪流沉割,云蒸霞蔚,松濤嘯風,全區(qū)景色宜人,十分獨特,代表景觀有“鏡峰捧日”、“張果老登真洞”、“故道松濤”、“仙山”等,還有全國乃至世界面積最大的天然白皮松4萬多畝,靈官峽森林公園已列為國家級白皮松保護區(qū)和省級森林公園。
二、兩當兵變紀念館
兩當兵變舊址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老南街16號,是兩當兵變的指揮地,原為一進三院,現存二進院建筑格局,據考證為清代道光四年(1824年)民居建筑,共有建筑面積586.31㎡,總占地面積1439.65㎡。
現有房屋7座32間,前院為1932年4月初兩當兵變時二連官兵駐地,慶寧堂為習仲勛等領導人的辦公用房,后院為繡花樓。 1932年,由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甘肅領導發(fā)動的最早的一次武裝起義“兩當兵變”就發(fā)生在這里。
三、云屏三峽
云屏三峽,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云屏鄉(xiāng),是國家4A景區(qū),屬深山林區(qū)。因有“土地峽”、“觀音峽”、“西溝峽”三段峽谷,故稱“云屏三峽”。
景區(qū)自然風景秀麗多姿、峰奇石異、絕壁千仞、枯松倒掛、飛瀑湍流、山秀水清。有詩贊曰:“黑水城,四道門,通巴蜀,噤秦隴”。
甘肅兩當·非遺技藝
一、兩當號子
“兩當號子”是兩當民歌中的一個獨特種類,自古擁有“隴南樂府”的稱號。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區(qū)的站兒巷鎮(zhèn)、云屏鄉(xiāng)、泰山鄉(xiāng)、廣金等鄉(xiāng)鎮(zhèn),是人們傳遞情感抒發(fā)胸臆的一種方式。
“兩當號子”曲調優(yōu)美高亢,音域寬廣,節(jié)奏明快,粗獷而極富變化,有原始遺風。從古到今一直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、自娛自樂的藝術表現形式,兩當號子的曲調主要有羽、徵、商三種調式,不同的曲調表達不同的情感。曲體結構流行的有一段體、兩段體和三段體,其旋律幅度跳躍較大,演唱時的表現力豐富而又強烈。
二、花兒
花兒發(fā)源于甘肅臨夏,由于流行的地區(qū)不同,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藝術風格,六盤山花兒就是其中的一種。
流行于固原地區(qū)的花兒主要有兩類:河州花兒和山花兒(俗稱干花兒)。河州花兒委婉動聽,基本調式和旋律有數十種,變體甚多。形式上有慢調和快調,慢調多為4/4或6/8拍,唱起來高亢、悠長,曲首曲間和句間多用襯句拖腔,旋律起伏大,上行多用四度調進,高音區(qū)多用假聲;快調多為2/4或3/8拍,相對緊湊短小。
河州花兒多為五聲徵調,在文學上自成體系。一般每首詞由四句組成,前兩句常用比興,后兩句切題。字數上單雙交錯,奇偶相間,不像一般民歌那么規(guī)整,故更加自由暢快。但是,固原多唱山花兒。山花兒在旋律上起伏較小,較多地應用五聲羽調和角調,襯詞襯句使用較少,段尾或句末用上滑音。在文學上除具有河州花兒的一些特征外,還派生出一些變體,有時也采用信天游或一般民謠體。演唱形式有自唱式和問答式,曲目無令之稱,屬抒情短歌。
三、甘南藏戲
甘南藏戲藏語稱“南木特”、即“傳記”之意。又因在拉卜楞寺首次演出,故又稱“拉卜楞藏戲”。
甘南藏戲誕生于甘南藏族自治州,是從藏族民間舞蹈、民歌、僧歌演變而來的。藏戲在甘南普遍流行開來,并傳至四川的甘孜、阿壩一帶以及青海黃南自治州等方言區(qū)。
四、甘肅皮影
甘肅皮影是國內較早成型的皮影戲之一,又稱“影子戲”,是一種“借燈顯影,配聲以演故事”的地方傳統(tǒng)戲劇形式,它主要受陜西皮影的影響,但是又結合了本地的傳統(tǒng)民俗與音樂。
甘肅民間影子戲主要集中在隴東、隴西、隴南三地,三地音樂唱腔不同,各具特色,其中隴東環(huán)縣的音樂唱腔屬于道情系列,源自道家的音樂,其特點是以唱為主,以說為輔,高亢激揚,隴南西的唱腔是一種接近道情風格的地方民間音樂,俗稱“燈調”,后來,通稱“影子腔”,隴西通渭的音樂唱腔是道情、秦腔,還有皮影小調“三下鍋”。